常德行贿罪立案标准是什么?
湖州南浔法律咨询
2025-04-15
行贿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389条和第390条的规定。根据司法实践,行贿罪的立案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:1.主体:行贿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。自然人作为行贿犯罪主体应当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;单位作为行贿犯罪主体,通常以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实施行为。2.主观方面:行贿犯罪主体必须出于故意,并且具有通过给予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使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职责、为己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。3.客体:行贿罪侵害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公私利益,具体表现为破坏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。4.行为:行贿犯罪的行为是实施给予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行为,这些行为必须是以某种方式进行,如直接送交、通过中间人转交等,并且具有一定的金额标准。根据司法实践,通常以赠送财物达到五万元以上作为追究行贿罪的重要参考标准,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案件的实际情节。5.情节:在起诉阶段,还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社会危害性、行为人是否多次实施行贿等情节因素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389条:任何单位或个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,给予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配偶、子女等closerelatives财物或者其他利益,如下属于对亲属的贿赂行为:1.财物价值人民币五万元以上;2.情节严重的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没收财产。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没收财产。单位犯本罪,处罚金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390条:在司法工作中,对明知是公职人员之配偶、子女等closerelatives而进行贿赂,或者给予公职人员其他亲属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,情节较轻微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没收财产。
上一篇:店长挪用员工工资六万怎么判
下一篇:暂无 了